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 轉錄 ] 650萬中生搶工作 台生剉咧等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遠見雜誌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和中國、香港交流日益頻繁,有近五成的國內企業表達,未來願意雇用中國或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人力銀行業者因此發出警語,一旦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年輕人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未來恐難以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企業對台生能力要求是中生2.6倍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昨天公布「二○一○年大學生評鑑調查」,台灣畢業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團隊合作、良好的道德操守等四個指標上大幅領先,但中國學生則在溝通表達能力、對工作的熱情及企圖心、國際觀與外語能力上具優勢。

104人力銀行表示,先前調查顯示,台灣青年的生產力約為中國青年的一.八六倍,顯示台灣青年目前總體競爭力仍優於對岸。然而,這不表示台灣畢業生可以高枕無憂,台灣目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起薪約為對岸的二.六倍,因此企業主對台灣年輕人的能力也會多要求二.六倍。在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兩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青年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競爭力,未來恐難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台灣青年素質仍領先對岸

外界擔心承認中國學歷後將造成磁吸效應,遠見雜誌總編輯楊瑪利則表示,兩岸大學「直航」將是今年最大趨勢之一,今年台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達頂標,就可直接申請北京大學等一百二十三所大學,對台灣的大學已產生極大衝擊,台灣政府要提出對策,吸引大陸優秀的人才來台灣就讀,而非老是塑造錯誤的印象,讓外界誤認為招收中國學生來台,是為了解決台灣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問題,這樣不但有損台灣各大學的形象,反而招到後段班的陸生。

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則提醒,台灣學生的素質有絕對優勢,但要加強國際觀、語言及表達能力,且要勇於面對世界的挑戰,否則十年內會被趕上;而信義房屋人資部協理鍾文雄則舉例,中國信義有七年級生當上區主管,管理百名經紀人,台灣七年級生則只能當上店長,台生應加強工作上自我展現的能力。

加強國際競爭力降低衝擊

這份調查是在今年三月間針對企業發出問卷調查,有效樣本一千一百廿七份;調查另也顯示,在企業心中,成大、台大及淡大是前三名,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品牌霸主。

針對上述調查,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昨受訪表示,台灣採認中國學歷及簽訂ECFA後,人才流動是必然的,以前高階人才有全球性競爭,剛畢業的大專生也會面臨全球化競爭,更勢必要受到中國陸生的就學就業衝擊,在企業主的認知裡,台灣學子的素質比中國學生好,尤其在人格操守道德部分,這是台灣學生的優勢,但台灣學子的確要加強語言等國際競爭力,才能在職場有更好表現,減少受到陸生的衝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9/today-p1.htm

[ 轉錄 ] 台灣接單中國生產 比重恐逾六成

中國生產佔海外比重

四年前達六十.五%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依據行政院主計處二○○六年一項未公開的製造業普查資料,該年度我國製造業生產總額為七兆三二一○億餘元,當中海外生產金額約三兆二二一三億元,而在「港澳中國」地區的生產金額約一.九兆,佔六十.五%,亦即我國製造業台灣接單、中國生產部分,高達所有海外生產訂單金額的六成。

日前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今年三月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首次突破五十%;對照二 ○○六年的數字,在台灣對中國依存度日益提升的現在,製造業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比重,恐怕早已超過六成,因此引發的結構性失業與消費衰退等問題,更加令人擔心。

主計處每五年會進行一次製造業普查,最近一次是二○○六年。此數據的來源,是主計處委託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惠玲所做的「台灣製造業對外投資、全球化與產業升級」研究報告,其中引述主計處調查而未公開的製造業普查資料。

報告指出,中國顯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對外投資與海外生產地區,此種高度集中於中國的對外投資活動,為全世界少有的現象。報告也建議,為避免高度集中所帶來的投資高風險,我國企業應該做的是全球佈局,以避免風險。

根據統計,二○○六年製造業光是在「港澳中國」地區生產的金額就達一兆九四九一億元,約佔製造業生產金額的二十六.六%,意即我國製造業有超過四分之一訂單金額是在中國製造;以海外生產金額比較,在「港澳中國」地區的生產金額比重更高達六十.五%,排名第二的是「不含港澳中國的亞洲地區」,生產金額為七八八一億元,比率為二十四.五%。

其次,依據主計處統計,二○○六年國內廠商於海外成立的生產工廠有二萬九八三○家,其中在「港澳中國」地區設置的就高達九○一三間,佔台商於全球設廠總數的三十.二%;第二名則是「不含港澳中國的亞洲地區」,共七三七三家,比率為二十四.七%。

就各產業於中國設廠的比例來看,像是「金屬製品」、「電子零組件」、「電力設備」、「汽車及其零件」與「家具」業,皆超過九成,其他如「紡織」、「皮革、毛皮及其製品」、「塑膠製品」、「非金屬礦物」、「基本金屬」、「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則超過八成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3/today-fo3.htm

===============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 近十年來增加三倍

國外生產 無助國內就業與消費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日前發布今年三月的外銷訂單統計,令人憂慮的是,三月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國內接單、海外生產)首次突破五十%,來到五十.六九%,這代表縱使外銷訂單再龐大,超過一半的產能也是在國外生產,無助於國內勞工的就業與消費。

回顧近十年的統計數字,二○○○ 年一月時,我國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僅十二.三八%、二○○二年十月首次超過二十%、二○○四年四月首次超過三十%、二○○五年六月首次超過四十%、今年三月則超過五十%,總計十年來,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已經增加三倍。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海外生產比重的數字愈高,代表產業外移狀況愈嚴重,將導致結構性失業問題日趨惡化,影響勞工薪資水準,更無助於國內消費,「肥了企業苦了勞工」,也會拉大國內貧富差距。他憂慮未來馬政府簽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台灣產業將是死路一條。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中國正「處心積慮」發展面板等高科技產業,這對台灣是一大危機。像二○○一年開始,台灣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會急速攀升,就是因政府宣布開放手機、筆記型電腦等七千多項工產品赴中國投資所引起。他認為,在今年三月馬政府又開放六代以上面板可赴中投資後,「恐將步上後塵」,未來我國海外生產比重的數字必然會再提高。

楊家彥指出,台灣許多產業已經到中國投資設廠,未來中方若加強高科技產業招商的投資稅負減免等優惠條件,恐將讓台灣原本就已鬆落的產業鏈被「連根帶走」。他認為,加上ECFA的因素,短期內我國海外生產比重的數字恐怕是降不下來,需要加強吸引外商來台投資。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惠玲則認為,日本雖然在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也高,但由於掌握關鍵技術,保持在產業的技術層面領先,因此能維持經濟優勢,這是我國應學習的,以避免被中國超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3/today-fo4.htm

==================
海外生產灌水 GDP虛胖

記者高嘉和/特稿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六.五%,居四小龍之冠,馬政府、藍營立委欣喜若狂,硬扯簽了ECFA後數字會更好,還誇稱馬的六三三政見提早達成一項、甚至超前,但這樣虛胖、膨風的數字,絕大部分好處都進了少數大企業口袋,失業、薪資停滯等重擔,卻是由大多數升斗小民承擔,這樣的數字,何喜之有!

簡單來說,經濟成長率是指國內生產毛額(GDP)按固定期價格計算的年增率。而GDP主要是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進出口差額等元素組成,以我國而言,影響GDP變化最多是進出口部門。

主計處過去GDP計算方式,是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編算基礎,企業在海外獲利得實際匯回才算數,但二○○五年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計入台灣的GDP。簡單來說,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匯入(毛利)都可算入。這部分已是近幾年來官方美化經濟成長的魔幻數字。

隨著台商西進,近十年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快速增加,○五年已超過四成,到去年逼近五成,上個月更超過五成。

主計處估計,我國三角貿易淨匯入金額在○二年時僅七十八億美元,到前年增至一五八億美元,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也有約一三六億美元,光這部分,就可增加、影響約三%的經濟成長率。

但台商透過三角貿易賺錢有匯回台灣嗎?光以上市櫃公司轉投資中國,匯回金額比率僅約七%,就可知道答案是「少之又少」。

換言之,台灣得到的只是虛胖的經濟成長數字,台商多數還是將三角貿易賺到的錢,換成人民幣、持續砸在中國,幫助中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卻無助解決國內失業、薪資成長停滯等問題。

再從國民所得統計分配面來看,以現有二○○七年數字,GDP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率,從十年前的四十八.四%降到四十四.五%,但同期間,GDP分配到企業盈餘比重卻從三十三.九%提高到三十六.九%,凸顯出台灣這十幾年來經濟成長的好處,愈來愈集中在大股東身上,一般受薪的升斗小民難以分享成長果實。

這樣的GDP成長數字,何喜之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3/today-fo5.htm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ECFA應加人權保留條款

2009-07-28
中國時報
文/顏厥安


就在經濟部長尹啟銘與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達成盡速協商簽訂ECFA的高度共識之際,《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了宏碁、華碩等廠商竟已同意在銷售中國電腦中加裝「綠壩」軟體的消息。中國的人權侵害事件早已罄竹難書,除前述綠壩案外,七五維族鎮壓事件以及澳洲力拓員工胡士泰遭收押案件,皆為晚近著例。

 所有這些事件都與人權相關,但也同時高度涉及商業貿易與經濟生產活動。自亞當斯密以降,國際貿易的首要指導原則就是自由貿易。從哈瓦那憲章、GATT到WTO,全球化的國際經貿秩序準則也是逐步消除貿易障礙以達成市場開放。另一方面,由世界人權宣言肇始,國際人權規範與架構亦在相近年代同步興起,各國也逐漸認為國際貿易及經濟發展,與法治、人權及民主有密切的依存關係,因為缺少這些重要體制要素的經貿體質,很容易因為專制腐敗而阻礙發展。馬總統老愛掛在嘴邊的兩公約之一《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早已要求締約國應使用一切適當方式逐漸實踐公約所訂權利。一九九○年代的歐盟則已形成共識,認為永續發展需要尊重人權並實施民主法治的制度條件,並以此作為內部擴張與對外經貿關係的必備條件。由此觀之,如果兩岸簽訂某種形式的架構協定已屬不可避免,那ECFA除經貿內容外,更應該要加入「人權保留條款」。

 所謂人權保留條款,是指授權特定機制得以人權民主等原則為標準,針對經貿相關活動採取獎勵、合作、融資或制裁等措施之條款規定。由於可以課與法律效果,因此人權條款並非宣示性規範。依照歐盟一般的規定,此等審查原則主要包括人權、民主、法治與良善治理(good governance)。各界對前三概念較為熟悉,至於良善治理則主要包括資訊透明、反貪汙、可問責性等內涵。

 以往人權條款主要是資本、技術、市場規模、民主制度各方面皆為強勢的國家,對於弱勢國家採取政策干預影響的貿易障礙手段。不過這些國家彼此之間並沒有軍事衝突或併吞威脅,而兩岸之間卻正好有此風險。且台灣相較於中國更是個弱勢國家,此等強弱易位關係,使得台灣不太可能透過人權條款對中國進行強力干預,倒需要寄望於條款對台灣民主的守護作用。

 ECFA人權條款的主要內容,除了宣示前述四原則外,在具體作為方面,可以考慮放進:設立兩岸人權監督與裁決機制;對違反人權之企業、個人、產品等實施貿易制裁;提撥人權促進基金;透過基金支持教育訓練公民社會與人權民主實踐人才等內容。

 由於人權與貿易發展的相互依存性,積極來看,人權條款可以支撐台商不受中國不合理要求威脅,協助台灣與中國之民主及公民社會聯繫發展,長期而言也將更有效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毒奶粉案可為殷鑑)。消極來看,要是中國抗拒,更可顯示兩岸在重大價值觀念方面的巨大差距,台灣可藉此拉出一道防衛民主主權的戰略縱深。吳介民教授曾經提出,強大之非民主國家可透過經貿手段形成壓抑周邊國家民主發展的槓桿理論。人權保留條款的機制,則不無可能協助弱勢國家獲得一支防衛性的民主人權逆槓桿。

 與中國各個層面正面積極的互動接觸,已經是我輩乃至未來世代所有台灣子民無可迴避的政治現實。除了公投這種無法經常舉行的動員式策略外,亦應設法在建構兩岸未來新關係的各方面積極出擊。其實人權條款中的民主原則與良善治理,在還沒有對兩岸經貿或中國發生拘束力前,就應該先拘束台灣政府本身,就要求著馬政府應該要把ECFA的內容對外公開,並交付給國會審議。如果馬政府持續以反民主的方式操作兩岸關係,人權條款的槓桿也許應該先拿來敲敲馬總統的腦袋,提醒他不是靠週記脫口秀,而要以捍衛促進民主人權的方式來實踐他「預錄」的總統誓詞。

(作者為台大法學院人權與法理學中心主任;守護民主平台執委)

摘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3898 (苦勞網)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ECFA您了解多少?問卷調查

為了解同學們對於ECFA的了解與看法,ECFA學生監督聯盟
做了一份簡短的問卷,內容簡單填寫容易,不需耗費您太
多寶貴的時間。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幫忙填寫,藉此讓我們有
機會了解您的想法與寶貴意見。

網路問卷連結如下,請放心點閱,您的每一份問卷都是給予
我們最有力的鼓勵,謝謝您的協助。

http://ppt.cc/p4fA

五一反貧窮 號召萬人上街頭

2010/04/15 苦勞報導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1592
五一反貧窮 號召萬人上街頭
苦勞網特約記者/徐沛然
責任主編:孫窮理

全國產業總工會、團結工聯等全國性工會團體代表,今天(4月15日)於行政院門口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錯誤施政讓勞工陷入貧窮處境,並宣佈今年五一勞動節將發起「五一反貧窮勞工大遊行」號召萬人上街頭。

今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的人均國民生產毛額17,66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經濟成長率也預估將上修為4.7%。然而,勞工的平均每月實質薪資則連續三年負成長,今年更創下3.47%的歷年最大降幅。全產總秘書長謝創智表示,這麼多年來,勞工不僅沒有分享到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反而更陷入「貧窮化」的困境。

全產總理事長施朝賢表示,這幾年來,政府政策不斷削弱勞工的力量,並壓低勞工的薪資。例如《工會法》草案妨礙工會自主;大量使用外籍勞工取代本地勞工的工作;放任派遣勞動型態,讓工作變得更加不穩定;近來要簽的ECFA,也無法說明對勞工的影響為何。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蔣萬金強調,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業務外包政策,亦是讓勞工勞動條件惡化的元兇。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蕭忠漢指出,主計處98年度的統計中,25至44歲的勞動參與率為84.13%,44至65歲則大幅降低為60.28%,顯示中高齡失業的嚴重。而中高齡失業,往往代表的是其作為支柱的家庭陷入困境。


洋華光電產業工會成員也到現場,手持貼著抗議標語的橘子,仿效連續劇「夜市人生」的情節,將橘子以手捏爆,以示抗議。一位洋華員工憤慨地說,當連《勞基法》的保障都要員工出來抗爭才能爭取時,無法期待政府能夠積極保障勞工權益。

謝創智強調,今年五一遊行將訴求全面禁止勞動派遣、堅持工會自主、監督ECFA、將所有受僱者納入年金保障以及由政府撥補勞保虧損。他表示,將號召萬人上街,要政府正視勞工貧窮化問題。

關於我們

ECFA學生監督聯盟─關於我們

  近日來政府與對岸中國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
腳步越來越快,政府對於簽訂ECFA抱持著相當樂觀與期待,但對於
社會各階層卻還有許多民眾表示不了解ECFA的相關內容與利弊。身
為年輕學子的我們對於這一項攸關台灣未來走向以及社會整體發展的
經濟政策也感到相當關切,特別是這項政策決定了未來我們的工作與
整體台灣產業的走向。政府對於ECFA的說明,社會看法不一,也尚
未達成社會共識。不過政府方面則已經詳訂簽署的時間表,希望於六
月份完成與中國簽約。對此,我們希望政府方面能夠在資訊上讓人民
詳細了解ECFA的內容,在程序上接受國會監督以及人民同意,也希
望政府方面對於ECFA的各項利弊能夠更加公開,以便民眾及各產業
作因應措施。身為學生的我們,了解到ECFA的影響層面是台灣整體
的經濟環境,甚至在政治上也可能產生相關效應,因此我們成立了這
個學生監督聯盟,一方面希望透過學生的關心與參與使更多同學了解
ECFA可能對我們生活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希望透過學生的角度提
供政府一些不同的觀點,將其納入ECFA的相關條文與內容中,其更
符合台灣各階層(特別是台灣青年以及學生)的利益。
  
  ECFA學生監督聯盟是一個跨校性的學生團體,希望廣邀各大專
院校同學們以及社團加入,透過實際討論以及共同參與整理出學生對
於ECFA的想法與建議,並將這些建議提供給政府部門與社會作參考。